结婚前购买钻石要注意什么?近年来随着钻饰的普及化,消费者对钻石4C(即切工、克拉重量、颜色和净度)的认识逐渐增多,但正因了解的越多,很多消费者对于钻石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,甚至因此而忽略了钻石的整体美。现在就来学学结婚前购买钻石要注意什么,才能避免掉进选购误区。
产地误区
正解:世界上主要钻石产地有澳大利亚、南非、扎伊尔、博茨瓦纳、俄罗斯等国。钻石的化学成份主要为纯碳,化学符号C,是唯一由单一元素构成的宝石。因而不论是产自南非,还是来自俄罗斯、澳大利亚、博兹瓦那、纳米比亚的钻石,其组成结构都是相同的,因而其品质也并无差异。南非钻石之所以出名,是由于它是近现代最早发现大型钻石原生矿的国家,并且许多世界名钻如“库里南”、“南非之星”等都产自这里。但这并不表示南非的钻石“高人一等”。事实上,南非的钻石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不到10%。因此在选购钻石的时候,应该把重点放在钻石的“4C”上。
切工误区
正解:钻石的切工是4C中唯一可被人为因素影响的一个C,但往往被大多数消费者忽视。好的切工能弥补钻石其余三个C的不足,因为只有良好的切工才能令钻石的亮光、火彩充分显示。把几颗钻石放在一起,如最耀眼的那一颗,就是切工最好的。事实上,影响一颗钻石闪烁度的最大单一因素是其切工的好坏。
净度误区
正解:不少消费者把钻石内含物及钻石质量差划上等号。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钻石都会有不同的内含物,每颗钻石的内含物颜色、大小、多少、位置都是不同的,是天然钻石形成过程中的印记及不可或缺的特征。已打磨的钻石大多为“肉眼下无瑕”(即SI以上)的钻石,其内含物不单不会影响钻石的耐久度,而且令钻石更具特色。
颜色误区
正解:颜色等级是很多消费者过份强调了的一个C。各种颜色的天然钻石,彩色钻石及完全无色钻石最为罕有。但完全无色者仅为万分之一,其余的都会不同程度地带一点颜色,专业人员会凭肉眼及专业仪器对每颗钻石进行颜色分级。很难说D色的钻石就比E色的漂亮,还要看切工、克拉重量和净度。不少消费者购买钻石会舍颜色而取克拉重量。因为他们觉得钻石的天然色泽在正常光线下是很难看出的,没有克拉重量来的直观。
重量误区
正解:克拉重量是最客观的一个C。人类开采钻石的四千多年历史中,重量超过1000克拉的钻石只有一颗;全世界每一百年才发现一颗重量超过100克拉的钻石。但越大的钻石越难切割及加工。克拉重量越大的钻石越易于引人注意;可是,钻石的价格并不单取决于重量。同一克拉重量的钻石,若其品质(颜色、净度、切工)不同,价格可以相差数倍。